第六届紫金合唱节
民乐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举办
2013-10-23  来源:  浏览:4889次

 

  江苏文艺网讯 10月12日至13日,由中国文联、中国音协、江苏省文联主办,省音协、南艺音乐学院承办的“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——纪念阿炳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”在南艺举办,来自全国从事民乐教育、研究、演奏等方面的专家学者,以及在宁艺术院校师生、音乐工作者及热心市民等近百人出席研讨会。

  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、驻会副主席徐沛东,南艺副院长、省美协副主席陈世宁,省文联书记处书记、党组成员郑泽云到会祝贺并致辞。

  徐沛东在致辞中说,江苏是文化大省、民乐大省、二胡之乡,今天在南艺举办纪念阿炳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,各位专家将就“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”展开探讨,这个课题选择的非常好,也非常有意义。江苏出了很多二胡大师,江苏在全国的民乐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。特别是阿炳,他是天才,他的作品与人民连在一起,他是人民的阿炳人民的艺术家,值得纪念和研究。

  徐沛东说,自“金钟奖”民乐比赛落户江苏以来,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等各级的高度重视和支持。当初,中国音协旨在通过举办这一赛事,将江苏打造成中国民乐的中心。江苏出了众多的艺术家,二胡方面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,现在看来,目的是达到了。他指出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是历史的经验,也是时代的呼唤。“金钟奖”担负着对人民负责的重任,比赛与实践不脱节,作品创作要以人民为对象,赢得人民大众的关注和喜爱,是价值和意义之所在。这一点,江苏走在了前列。徐沛东希望与会专家学者,要通过对阿炳音乐创作及其现象的研究,对现代创作有所启发,从中体会音乐家的责任,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

  郑泽云在致辞中说,江苏是二胡艺术发展的圣地,20世纪以来,出现了刘天华、阿炳(华彦钧)两位堪称二胡历史巨人的艺术大师,他们分别从文人(学院)和民间两个层面上,开辟了百年近现代二胡艺术的道路,为二胡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艺术地位的确立,作出了开拓性、划时代的贡献,其影响延续至今。民间音乐家阿炳在充满坎坷的艺术生涯中,曾创编并演奏了大量的二胡独奏曲,但只留下了《二泉映月》等三首二胡曲和《大浪淘沙》等三首琵琶曲。这六首传世名曲海内外广泛流传、绝响于世,创造了二胡艺术的巅峰。

  郑泽云说,作为民乐之乡、二胡之乡,江苏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二胡演奏家、教育家和作曲家,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二胡音乐作品,新作品带动了演奏技术的发展,使二胡表现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,也为江苏的民乐事业和二胡之乡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他指出,近年来,江苏在承办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的同时,也致力于打造江苏民乐之乡、二胡之乡这个品牌,但由于多方面原因,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,影响和制约着二胡等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提高,在纪念阿炳诞辰120周年之际,举办这次研讨会,就是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、演奏家,畅所欲言,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,为江苏的“二胡之乡”建设建言献策。 

  研讨会期间,来自全国从事民乐教育、研究、演奏的16位专家围绕“阿炳音乐的灵魂在哪里”、“关于阿炳道路的再思考”、“阿炳音乐作为传统音乐家代表在中国高校中的消解与重建的思考”、“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模式及其意义”、“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重建”等课题,做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交流。

  在13日举行的座谈会上,与会专家还就新时期民族音乐的当代振兴与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战略、传统音乐资源在新世纪音乐创作中的承续与激活、高等音乐院校中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反思与前瞻、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当前状态等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。(江苏文艺网记者)



23